导航关闭
其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教育新闻网:“拓荒”奋斗27载,犁出教育沃土——记乐投在线,乐投在线(中国)教师龚盛昭

发布时间 2023-09-07 09:42:39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珠三角沿海地区。在这里,精细化工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乐投在线,乐投在线(中国)及时响应新人才需求,开设了精细化工技术专业。专业虽已招生,但面临无专业教师、无专业教材、无专业设备的“三无”办学窘境。再加上尚未有职业院校办过这个专业,没有蓝本可参考。

而彼时,1995年,龚盛昭刚硕士毕业,进入广州味精厂任技术员。工作1年后,他“临危受命”,调到广东轻工,负责创办精细化工技术专业。

从事职教27载,龚盛昭以“想尽一切办法把专业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教育信念,克服重重难关建强专业。经过艰苦奋斗,广东轻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群在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前不久,龚盛昭团队申报的《高职“四强四能”卓越专业教师培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从无到有建专业,促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1996年的夏天,一辆开往佛山的大巴车正在公路上疾驰,扬起的灰尘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

刚到学校时,为了摸清广东省化工产业情况,龚盛昭决定从调研开始。他此行正是去拜访佛山一家化妆品公司。因交通不发达,他转了好几次车,才颠簸到佛山。下车后,烈日炙烤下,他汗流浃背地走了很多路,问了许多人,才找到那家公司。

“有没有预约?没有不能进。”那时,由于通信不畅,很难提前联系到企业,只能直接上门拜访,遇到保安阻拦是常事。龚盛昭软磨硬泡,才终于进到公司,“有时需要多次往返,才能成功拜访一个企业”。

经过近一年的辛苦调研,龚盛昭拜访了珠三角50多家精细化工企业,基本摸清了广东精细化工产业情况。“我了解到广东化工产业方向主要是日用化工和涂料油墨,这两方面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就将专业办学方向定位在此,一直延续至今。”他说。

专业方向明确了,没有教材和实训资料,怎么办?只能自己编写。那段时间,龚盛昭跑得最勤的地方就是广州图书馆和购书中心。

“要编出可行的实训方案,是需要实验验证、反复打磨的。”龚盛昭一边设计方案,一边开展实验,验证实训方案的可行性。然而实验开展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做一个实验,往往需要跑几个地方买原料。设备很不足,连搅拌机都没有,只能用手连续去搅拌。”龚盛昭感慨地说,那个时候,他按照书上的配方制作,实验却常失败。他只能一步步摸索着调整用量,虚心去向企业工程师请教,“有次带着学生,经过10多次失败,才把一种产品配制出来”。

经过近两年的辛苦,龚盛昭终于编写出了融入产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的专业教材。

“要培养工程师而不是生产工人”

学生李仁衬来自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的一个乡村,刚入读广东轻工时,比较懵懂。自从加入龚盛昭的课题小组,他开启了“逆袭”人生。他在科技项目研发过程中,承担科研任务,形成了问题意识,培养了创新思维。

由于得到了良好科研训练,李仁衬一毕业就被一家化妆品企业聘为研发工程师。工作6年后,他瞄准手工皂市场开始创业。如今,他创办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手工皂行业的佼佼者。

“很多人认为职校生基础差,不适合做研发创新工作。其实不然,当教育唤醒学生的创新力后,职校照样能培育出研发工程师。”龚盛昭说。

如何培育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龚盛昭主张科教融汇,将企业、科研的最新成果,以及科研思维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生不应该循规蹈矩地听课,而应该主动提出问题,分析、探究改进方法,这才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龚盛昭创造“做中学”问题导向教学法,紧密围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主线,开展教学。例如,《洗发香波》一课中,龚盛昭讲完理论知识后,先让学生依照配方,制作出产品。再让部分学生现场洗头,反馈使用效果。学生分享完问题后,龚盛昭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并开展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龚盛昭还将科研研发流程,引进实训教学。在实训周期内,学生需围绕一个产品的研发过程,自主完成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方案评审等整个研发流程,并在研发中不断地试错和迭代方案。此外,龚盛昭还选拔学生进入科研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让学生接受科研实战训练。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广东轻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共申请发明专利20余件,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双创”竞赛奖项42项。

如今,龚盛昭培养的学生已在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大放异彩,600余名学生成为企业工程师和高管,100余名学生成功创业,涌现了“香皂大王”“气雾剂大王”等知名企业家。

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没有龚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广东轻工毕业生小肖曾沉迷游戏,无心向学。龚盛昭多次找他谈心,并帮他补课。十几年过去了,小肖利用专业知识,成功创办了一家化工企业。回校参加校友活动时,他深情地向恩师鞠了一躬。

刚到广东轻工时,龚盛昭担任班主任。那时面对的学生是未成年的中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三观还未完全成型,教师的言行对他们影响很大。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龚盛昭在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他总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踢球、游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盛昭就这样用心爱护着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他还以同样的热忱,关怀着青年教师成长。

“学生培养,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龚盛昭深知团队协作、薪火传承的重要性,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专业团队建设,致力打造一支有实践战斗力的“双师型”团队。

他定期组织专业研讨会、教学研讨会,针对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方向与特长,开展学术研讨。他还带领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科研项目攻关和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团队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龚盛昭带头下,青年教师进步很快。团队里的青年教师都主持有省级项目,其中一位获评广东高等职业院校青年珠江学者。龚盛昭带领的专业团队还获评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在追求自我进步的同时,龚盛昭积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兄弟院校的教师作经验分享。据统计,他先后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等40余所兄弟院校帮扶指导,悉心培养了一批批骨干教师。

尽管再有几年就退休,龚盛昭依然步履不停,奔波在为师生谋福祉的路上。二十多年如一日,他以“拓荒牛精神”,用奋斗犁出一片教育沃土,助力更多职校生成就闪光人生。

外媒链接: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308/t20230830_2111085808_wap.html